目前位置:首页>>西门子PLC培训

报文交换

发布时间:2018-07-30

 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类似,都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但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作为传送单元,由于报文长度差异很大,长报文可能导致很大的时延,并且对每个节点来说缓冲区的分配也比较困难,为了满足各种长度报文的需要并且达到高效的目的,节点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缓冲区,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传送的失败。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
3.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吸取报文交换的优点,仍然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但不像报文交换那样以报文为单位交换,而是把报文裁成若干比较短的、规格化了的“分组”(或称包)进行交换和传输。分组交换方式除了具有报文交换方式的各种优点外,还由于分组长度较短,具有统一的格式,因而便于交换机存储、处理。所以与报文交换方式相比,其信息传输延迟时间大大缩短。
8.1.4  多路复用技术榆次机床维修培训
为了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在数据的传输中组合多个低速的数据终端共同使
用一条高速的信道,这种方法称为多路复用,常用的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波分复用三种。
1. 频分多路复用
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是一种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的技术。FDM常用于模拟传输的宽带网络中。
2. 时分多路复用
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是一种通过不同信道或时隙中的交叉位脉冲,同时在同一个通信媒体上传输多个数字化数据、语音和视频信号等的技术。其中,可以确定每个信道何时使用线路的时分复用方式称为同步时分多路通信(STDM);反之则称为异步时分多路通信(ATDM)。时分多路复用常用于基带网络中。
3. 波分多路复用
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是一种在一根光纤上使用不同的波长同时传送多路光波信号的技术。WDM应用于光纤信道。
 
 
8.2.6  OSI参考模型
在计算机网络产生之初,每个计算机厂商都有一套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它们之间互不相容。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互联的体系结构(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OSI),开放这个词表示:只要遵循 OSI 标准,一个系统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OSI标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连接。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如图8.6所示。
0706
图8.6  ISO/OSI参考模型示意图
在OSI网络体系结构中、除了物理层之外,网络中数据的实际传输方向安徽汇川变频器维修培训是垂直的。数据由用户发送进程发送给应用层,向下经表示层、会话层等到达物理层,再经传输媒体传到接收端,由接收端物理层接收,向上经数据链路层等到达应用层,再由用户获取。数据在由发送进程交给应用层时,由应用层加上该层有关控制和识别信息,再向下传送,这一过程一直重复到物理层。在接收端信息向上传递时,各层的有关控制和识别信息被逐层剥去,最后数据送到接收进程。
现在制定网络协议和标准时,都把 ISO/OSI 参考模型作为参照基准,并说明与该参照基准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网络的低层协议决定了一个网络系统的传输特性,例如,所采用的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等,这些通常由硬件来实现;网络的高层协议则提供了与网络硬件结构无关的、更加完善的网络服务和应用环境,这些通常是由网络操作系统来实现的。